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署名文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为绿色低碳转型奠定基础。
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已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与政策体系,涵盖各行业实施方案与支撑保障措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已达到19.8%,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近20亿千瓦,提前6年实现对外承诺的风电和光伏装机目标。
在能效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超过26%,年均能耗增速3.4%,支撑年均经济增长6.1%,相当于节能约14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亿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形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并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助力光伏、风电成本在过去十年分别下降超过80%和60%。
未来,我国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的绿色转型。主要举措包括:
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和安全转型,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
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完善城市规划、设计、建造与管理体系,推广绿色建筑。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及标准体系。
实施资源节约战略,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和集约化管理。
我国将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全面转型机制,包括: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
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及产品碳足迹制度。
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
建设灵活新型电力系统,有效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审查,持续支持企业节能降碳改造。
郑栅洁强调,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将持续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水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