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智慧场站建设提速:数智化转型驱动新能源提质增效
2025/10/21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暨智慧场站建设经验交流会,系统总结新能源产业改革成效。会议指出,自2025年以来,国家电投在集团层面深入推进新能源生产运营诊断标准化、“2+N”生产管控体系优化及智慧场站建设,显著提升了生产智能化水平与经济效益。

智慧场站建设全面推进 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国家电投集团已完成新能源存量试点场站改造,湖南、云南等地率先实现“集中监控、区域维检、产销协同、少人(无人)值守”的运维模式。新能源集中运维率分别提升至68%与59%,同比增长40%与24%,显著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与可靠性。

云南国际:智慧运维与国产化技术并进

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昆明生产运营中心为例,该中心负责云南地区351.78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新能源资产管理,全面承担区域化管控与智慧场站建设任务。

中心聚焦“存量提质、科技创新”,完成集团首批智慧场站建设和首台风机PLC国产化改造。经过数月技术攻关与试验,风机“换芯”后运行稳定,累计运行超过200天,实现国产化率100%,显著降低了系统维护风险。

制度创新推动“省为整体”管控落地

在“省为整体”新能源管控改革中,昆明运营中心通过多轮调研与方案优化,构建了设备巡视、检修全过程管理的标准化信息系统,实现管控统一与效能提升。2024年,中心发电量达32.18亿千瓦时,利润同比增长0.48亿元。

湖南五凌电力:打造智慧化新能源运维样板

国家电投五凌电力作为湖南区域智慧场站建设的示范单位,建成4个维检中心、完成10座场站改造,实现“2小时应急响应圈”。通过“无人机+AI巡检”“设备健康管家”等创新手段,显著提高设备预警与运维智能化水平。

截至7月底,湖南区域集中监控率达86%、集中营销率100%、集中运维率76%,人均运维容量达1.4万千瓦,位居行业前列。

新疆区域:智慧巡检与数据一体化监控

在新疆,国家电投哈密能源公司与乌鲁木齐生产运营中心全面推进无人化智能巡检。哈密中心融合无人机巡检与AI缺陷分析系统,已管理36座新能源场站、254.85万千瓦装机,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与大数据预警。

此外,石城子光伏电站部署智能视频巡检机器人,实现全流程巡检自动化。乌鲁木齐中心则集中监控66座场站、468万千瓦装机,成功实现全域智能调度与“无人值守”。

面向未来:持续深化智慧场站建设

会议强调,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将继续推进智慧场站建设和新能源数智化转型,聚焦“全寿期成本领先”,完善标准化管理,强化全过程质量与效益管控,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